北京专员办:强基提质 扎实推进预算监管工作

2015年01月27日 08:37 来源:北京专员办 | 【打印

  推进专员办工作转型、全面嵌入财政主体业务,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专员办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带来了新的挑战。北京专员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财税体制改革新形势,充分认识预算监管这一新的主体业务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科学谋划部署,努力真抓实干,积极稳妥地推动预算监管工作全面展开。

  一、全面调查摸底,健全预算监管基础数据 

  北京专员办由于地处首都,区位特点明显,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达数千家,预算监管任务非常重。为确保转型顺利推进,北京专员办迅速组织各处室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开展了全面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了解了属地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的分布、数量、预算和资产等基础信息,掌握了北京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总量、项目分布、拨付及项目进度等情况,对业务规模进行初步测算,为全面转向预算监管工作摸清了底数,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研究建立中央预算单位机构、预算、财务、资产数据库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据库,为预算常态化监管提供支撑。

  二、科学谋划思路,结合工作实际稳步推进 

  在全面摸清预算监管底数的基础上,北京专员办根据监管工作要求和人员力量实际,围绕属地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和各项资金监管全覆盖、预算管理流程全覆盖的目标,科学谋划监管工作思路,明确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动态调整、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预算司等司局的工作计划着手研究近期9大项监管工作内容的对象和重点以及2015年计划。同时,根据财政部对专员办处室设置的原则性要求,结合属地监管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处室设置和职能划分,在充分考虑干部专长、人员结构、轮岗交流等因素的情况下,周密设计人员配备方案,做好机构和人员保障。

  三、加强业务培训,积极适应预算监管要求 

  专员办监管工作重点全面转向预算监管,对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北京专员办积极开展一系列业务培训工作。如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专员办加强预算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工作转型的重要意义,认真把握预算监管工作的内容要求,积极转变工作思念,调整工作模式;邀请财政部税政司、条法司及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讲解财税改革、宏观经济形势、新《预算法》等内容,提高干部宏观视野和管理水平;邀请财政部预算司、北京市财政局多名同志,就中央及北京市预算管理和转移支付工作进行情况介绍,提高具体工作能力,对今后相关业务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贯彻法治理念,梳理完善业务制度规程 

  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重大部署,落实到财政监督工作中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北京专员办组织开展了对预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全面收集整理,编纂制度汇编,方便查阅学习。除了要求认真落实好《预算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制定的各项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外,还根据形势的要求不断健全专员办的各项制度办法。组织开展了办内各项制度办法的梳理完善工作,确定需保留的制度64项、需废止的制度20项、需修订的制度17项、需补充增加的制度10项,并制定制度建设计划和时间表严格执行。同时,根据财政部对预算监管工作的程序要求,不断健全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确保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此外,还着手开展专员办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通过流程再造、控制节点、完善岗责、加强监督等方式,促进各项制度规程的有效落实。

   五、完善机制方法,确保工作转型顺利实施 

  专员办职能转型之后,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应进一步优化。如在嵌入财政主体业务之后,专员办与财政部各司局、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和地方财政厅局的沟通联系将更加紧密。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北京专员办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和被监管单位的联席会议、协调联络、情况通报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建立与部内司局的对口联系机制,争取指导和支持,建立与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的监管联系平台,加强政策宣讲,做到监管服务并重。再如,鉴于当前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影响专员办预算监管广度和深度的关键性因素,北京专员办进一步探索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自主开发的监管数据台账系统,积极向财政部反映信息化建设有关建议和需求,研究与财政部相关业务司局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等,促进监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ICP10046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