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务

让远程异地评标不再“远”

2023年03月23日 16:01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打印

   ■ 刘友春 湛桂华
随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提档升级,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陆续深入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这既减轻了平台现场服务保障的压力,也省去了企业现场投标所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给他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实施不见面开标,各级平台立足自身条件可妥善进行,但“远程异地评标”则不仅仅是主场自己的事,还需要异地副场的紧密配合,否则“一个巴掌拍不响”,项目难以整体顺利推进。
从公开信息了解到的远程异地评标情况来看,有的组成跨省联盟,相互之间建立联络机制,共享省外专家资源;有的是省内市区之间进行互动。远程异地评标的实施,一方面,因异地副场专家的加入,给原来仅限于区域内的评审专家增添了新面孔,促进了项目评标的公平公正,切实保障了采购各方的权益;另一方面,因副场的预定存在不确定性,需要主场方多番联系、沟通,副场有闲暇场所才能顺利对接。因此,实施远程异地评标是件新鲜事,但由此衍生出的新情况、新变化,也需要引起重视,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当前存在的困境
副场保障不够顺畅。场所预定、专家管理、餐食配送、项目档案保管移交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副场的预订,以致远程异地评标的实施“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是副场难预定。各地建设开评标室数量,都是根据自身体量和场地实际情况进行配置,有的建了多间评标室,添置了不同数量的评标电脑;有的则相对较少,甚至仅设置一个远程场地评标室,在满足自身评标项目的前提下,才有条件对外开放场所,这预示着副场预订是比较被动的。
二是专家管理服务有待完善。涉及手机保管、现场监督、餐食配送、评审费用发放等环节。目前,各地开评标室都安装了视频监控,专家能够自觉遵守评标室制度,服从管理,主动保存手机等电子产品,认真开展评标。但在专家用餐方面,各地措施不一,有的配合提供,有的则由主场人员负责安排;同时,专家餐费报销凭证也成难题,有的提供,有的无法提供,给财务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个别专家计较评审费用,一旦从信息上得知是参与远程异地评标,即与主场有关人员联系,达到目的才参与,否则婉拒,这样一来,给专家抽取工作带来了困扰。
三是项目档案资料分离管理。从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地方出台了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规程,明确主、副场各自依法保存远程异地评标过程中的文字、音像等资料,处于分离状态,主、副场项目档案都不完整。一旦项目遭到质疑、投诉,如需调阅视频监控资料,则需要副场平台提供帮助。
开标时间存在延期情形。启用远程异地评标后,多少金额的项目实施远程场地评标,各地明确的标准高低不一。有的地方出台文件,规定公开招标项目必须实施远程场地评标,如此一来,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副场难确定,导致开标时间一拖再拖,有的项目原本23天左右可完成开评标流程,结果因为副场的问题,导致项目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有部分特殊资金来源项目,资金到账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购、签订合同等,采购人往往以天为时间数倒排推进项目,如果副场安排一拖延,无疑是“雪上加霜”;有的地方鉴于副场的被动预定情况,兼顾各方意见,确定高于某金额的项目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如8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即便如此,仍然存在副场难订的情形,特别是年底项目集中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达到多少金额的项目实施远程异地评标,没有一定之规。对于实施远程异地评标的公开招标项目,有的人认为,由于副场难确定的原因,与其被动预定副场,不如提高远程异地评标限额,减少预定频次,待副场的容量达到一定程度,再逐步降低远程异地评标金额。实际上,有的地方原来确定公开招标项目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副场难确定,存在经采购人说明,相关单位同意后,调整为非远程异地评标的情形。有的人认为,远程异地评标是新生事物,各地的条件还有待完善,应适当提高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金额,采取边行边试的方式,逐步完善操作规程,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其他不利因素。
复评复议存在不便。根据法律法规规定,项目收到质疑、投诉,一般都是由原评标委员会成员协助处理。目前复评复议采取两种方式组织,即线上与现场(副场评委专家到主场参与)。因主、副场评标专家分设两地,评审专家工作时间存在冲突,有时难以凑齐原班人马;同时,因线上互动,给交流、沟通带来一定困难,组织实施过程不够顺畅。
缓解途径
如何有力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将远程异地评标落到实处?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适当提高实施金额。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的金额不可简单化、搞“一刀切”,要在充分调研本区域(外地)场所建设的基础上,广泛征求采购各方意见,确定合适的实施金额,凝聚多方力量,积极稳妥推进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进行。
适度提高场地容量。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最大的变量是副场。为此,各平台要立足职能,积极争取支持,进一步完善场地建设,适当增设开评标室,添置设施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扩容,提高承载能力和水平,缓解场地压力,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其他平台。如条件允许,通过增、改、建等方式,增加远程异地评标室及机位,1间的增加到多间,3个机位的调整成5个、7个,甚至9个等。场所充裕的平台,可错时分段开评标,原来一个场所上午只安排一个项目进行,可试着安排两场开标活动,进一步释放场所保障潜力。
及时实施采购活动。采购人要强化主体责任,主动作为,积极推动项目尽早实施。采购预算编制后,如无特殊调整、变化,及时组织力量,按程序严谨推进项目履行程序,避免采购项目扎堆进行,争取采购活动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益。以某平台为例,年底数天时间,每天场内开评标项目接近30个,而有的时间段只有1个项目进行开评标,形成强烈对比。如采购人能充分利用时间推进项目,则可妥善利用场地,提高场所利用率。
探索“5+1”模式化解压力。对于场地有限的平台,特别是目前有些地方目录外的政府采购项目也统一进入平台交易后,场所压力骤增,可尝试“5+1”模式,以公告公示的形式广而告之,明确周六可以开放场所,提供服务保障,用于项目开评标。
集中归档立卷。根据规定,电子信息化档案保存期限为3年,纸质档案保管期限为15年。目前,绝大多数项目的纸质和电子档案都统一归档立卷管理。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后,项目资料由主、副场各自负责保管,造成项目档案资料(包括影音监控视频)处于两地分离状态,不利于项目档案的运用。建议形成制度,副场刻录项目评审影音资料后,以月或者季为单位,适时反馈主场,使项目开评标资料档案集中、统一、完整保存。
强化结果运用。监督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依规查处政府采购违法违纪行为,形成震慑;进一步强化案例运用,加强宣传,积极传播正能量,构建良好的政府采购氛围。
聚力信息推进系统对接。不同信息系统之间开展远程异地评标,不仅平台、采购人要主动联系,监督部门也要积极搭手,凝神聚力推动彼此信息系统的对接,开放接口,开展信息互动,完成测试,在确保信息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跨省跨地远程异地评标,共享双方优质专家资源,开创政府采购新局面。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小编有话说
关于上文所描述的问题,此前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的“市内分散评审‘1+N’”模式很有参考价值。该模式是基于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技术,改革传统评审方式的新举措,即打破区县地域,统筹全市评标场地,由原来同一项目评审专家集中在同一评标室内评审,调整为就近分散在全市不同评标室独立席位,通过线上音视频形式交互会商,为保障专家独立客观评审建立起一道技术屏障,实现项目就近交易、专家就近评审。就近选择让专家告别“长途”的同时,也提高了全市场地统筹使用率和平台交易承载能力。比如,在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桓台分中心,每个评标室有7个席位,但同一房间里的7个专家评审7个不同的项目。据介绍,以往,一个评标室里只能进行一个项目评审,经常出现评审席位闲置而项目“排队”评审的现象。异地分散评标的实施也让评标室充分利用了起来。
(杨文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