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养老服务的罗庄实践

2014年09月10日 10:44 来源:临沂日报 | 【打印

  古色古香的徽式仿古建筑,错落有致的休闲长廊,随处可见的绿树鲜花……8月28日上午,记者走进罗庄区朱陈社区夕阳红老年公寓,一幅温馨、安宁、和谐的画卷映入眼帘。庭院里,身穿红色t恤衫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围坐在荷塘边唠着家常,还有几位老人在花丛中悠闲地散步。

  中午11:30,铃声响起。“开饭啦!”79岁的王秀英拉着同伴的手,来到食堂吃午饭。土豆炖肉、辣椒炒鸡蛋,老人们吃得有滋有味。

  自从老伴去世后,王秀英老人一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子女们各忙各的,自己除了偶尔去给孩子们帮帮忙,闲下来时总觉得孤独。去年,她和另一位老人共同入住了社区老年公寓。36平方米的房间内,壁挂电视、中央空调、地暖等设施一应俱全,闲暇时还可以去阅览室看书,或到娱乐室下棋、健身。

  “在这里不仅吃得好住得好,不用花一分钱,每个月老年公寓还给俺发80块钱零花钱呢。”说起这儿,王秀英老人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罗庄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侯群告诉记者,2010年以来,该区在村居社区全面推行“社区主办、免费入住、政府监管”的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已有5家老年公寓对社区内的五保户或7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衣食住养服务。

  对更多的老年人来说,能在自家养老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四叔,今天把厨房给你拾掇下吧。”8月29日一大早,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志愿者王绪芬像往常一样,来到78岁的独居老人韩民堂家中。韩民堂是五保户,患有脑血栓,家务活不能自理。社区针对老年人故土难离、乡情难舍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亲情化的一对一服务。由老人预约,政府买单,志愿者上门服务。

  在韩民堂家中,窗明几净,陈设整齐,里里外外被王绪芬收拾得干干净净。提供服务一年多,王绪芬早把韩民堂当成了自家人,称呼他“四叔”。不仅自己服务,王绪芬的丈夫也主动上门帮助老人洗澡、理发,夫妻二人经常是“有叫必到,有求必应”。

  “他们不仅照顾俺的生活起居,还常陪俺拉呱。社区还安排车带我们这些老人到滨河大道转转,甭提多开心了。俺这辈子就数这两年过得安逸、舒坦了。”韩民堂感慨地说。

  为社区老人每天提供1小时志愿服务,像王绪芬这样的服务人员可以得到8元钱报酬,这部分费用无需老人支付,而是由罗庄区财政统一买单。大埠东社区妇委会主任李爱芹介绍说,他们在社区内招募有爱心的志愿者,经过专门培训后上岗,为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提供1个小时的服务。除8元/小时的服务费外,社区每月还额外为志愿者支付800元工资,不仅解决了社区的养老问题,也为社区无收入来源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一举两得。

  “老来甜,老来甜,儿女整天不得闲,把俺送到养老院,老有所养心得安。唱歌跳舞把身健,老有所乐真喜欢,你说老人甜不甜!”走进褚墩镇永安堂养老院,大厅里传来阵阵清脆的歌声。几位老人拉着二胡、唱着自编歌曲《老来甜》。

  永安堂养老院是临沂市首家由个人投资兴建的“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院。院长张荣兴告诉记者,和普通的乡村敬老院不同,他们依托自办的卫生医疗机构,将康复治疗和生活照料相结合,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健康和养老服务。

  下午6点多,晚餐时间快到了。81岁的蔡春英老人正吃力地移动着身体———她因中风导致瘫痪,只能天天卧床。“大娘别急,我来帮您!”听到有声响,护工张丽立即赶来,熟练地帮蔡大娘翻身下床,并为其端来了饭菜。摸了摸饭盒的温度,她又一口一口地喂起蔡大娘……这样的温情画面,每天都在重复着。

  刚来这里时,蔡大娘身体非常虚弱,不仅不爱说话,还时常发脾气,护工们时常变着法儿开导她。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如今的蔡大娘与刚来时判若两人:爱与人聊天了,也能进行简单的站立和行走。蔡大娘的家里人见了,连称“想不到”。

  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常见病,一旦发作起来,子女不在跟前,后果不堪设想。永安堂在每位老人的床头都安装了警报器,遇到紧急情况,老人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照顾患病、失能的老年人,往往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有了专业医护人员的悉心看护,子女负担轻一些,老年人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料。”张荣兴表示。

  临沂大学社会工作系包海英老师分析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病、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和医疗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家庭和社会的难题之一。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和细致,可以作为破解失能老人养老难的突破口,适当加以扶持和引导。

  据民政部门统计,到2015年,临沂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75万,其中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将达34万,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趋势加快,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根据临沂市现在的人口变化趋势,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很难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必须探索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市民政局福善科科长万红娟说,罗庄区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做法,为临沂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下一步,临沂市将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事业,在资金、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推进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让更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

©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ICP10046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