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盼政府购买更多公共文化服务

2015年03月11日 10:09 来源:新浪安徽打印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话剧院院长朱海燕日前在京接受访谈时表示,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强盛,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仍然不够丰富,希望政府购买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也有利于文化单位和企业,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4.jpg

  朱海燕代表介绍说,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前几天来到安徽团,参加讨论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我在讨论发言中就提出来,希望政府更多地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大餐。汪洋副总理当场表示赞同,我们省里的张宝顺书记也说一直会支持”。

  朱海燕介绍,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安徽省话剧院与省文明办联合策划,推出《中国好人安徽大舞台》系列组合式话剧,把安徽各地好人事迹通过话剧的艺术手段,赴全省巡演,受到群众的欢迎。儿童剧方面,话剧院与团省委合作,今年将到全省各地的希望小学去巡演,为孩子们送去精神大餐。

  此外,话剧院还正在创作《天堂里的老师》这场戏,反映农村老师和农村孩子的中国梦。“这出戏是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的,现在正紧张创作,估计下半年可以与观众见面”,朱海燕介绍说:“(两会)休会的时候我还要去找他们谈”。

  儿童话剧广受小观众们欢迎

  朱海燕代表说,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克服诸多困难,实现了二次大发展,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优秀剧目。在儿童剧领域,安徽省话剧院更是走出了一条新路。早在2000年,就面向社会和儿童小观众,编排演出了《大森林的故事》这场剧目,成功走向了市场,成为全国第一家迈向市场的话剧院。

  2008年,话剧院编排的《山里的泥鳅》剧目,以大别山区的孩子进城插班读书为背景展开,使孩子在欢笑中学会宽容与成长,受到家长和小观众的好评。现在,安徽省话剧院编排保留有90多场儿童剧,定期轮换演出剧目,每个双休日都坚持演出。这不仅成为话剧院服务群众的新传统,还培养了大批新观众。

  剧院新推出的儿童剧《海的女儿》,现在的演出是场场爆满,还与北京一家公司签署了在全国巡演100场的合同。正在策划的科幻剧《皮皮鲁与吹牛大王》,是以科幻为主题的动画剧,预计下半年可以与小观众们见面。同时,话剧院正在编排,把世界著名童话如格林童话等,搬到剧场来演出。

  成人话剧屡次斩获全国大奖

  朱海燕出生于话剧家庭,父亲是当年安徽省话剧院的名角。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话剧院大院生活的浸润,她也走上了话剧的道路。“话剧有着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传统优势,所以我一直对话剧的发展有信心。我一直觉得,话剧不能在我这一代人手里丢掉。所以我就注意培养人才、走市场道路”。

  朱海燕回顾起过去,也颇多感慨:“那时候难啊,所以我们才挖空心思想办法,于是我们先办儿童剧演出”。儿童剧的演出不仅吸引了一批小观众,也拉来了一批家长,于是成人话剧的观众市场也慢慢壮大了。以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的故事为蓝本的成人剧《万世根本》,不仅于2009年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还演到了国家大剧院。以历史上的徽商为背景的《徽商传奇》,是安徽省话剧院新创作的精品话剧,今年也将到国家大剧院演出。



©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ICP10046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