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智慧渔船渔港监管平台项目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等技术,基于GIS引擎,由 AIS 子系统、雷达子系统、双光谱视频监测控子系统等系统组成。平台采用GIS图为显示底图作为可视化展示,集成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由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及发布等部分组成。
本次主要完成锦州市渔船渔港监管平台建设、南凌渔港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心渔港对接现有信息化系统硬件设备。针对锦州渔港信息化建设现状,结合当前渔港业务状况,本次建设的内容包括:
锦州市智慧渔船渔港监管平台1套
采购智慧渔船渔港监管平台,解决渔船渔港监管平台解决渔业安全管理问题,对各类船舶通过雷达系统、AIS系统、监控系统实现实时动态管控、出入区监管和出港入港管理、提高船舶综合管理能力。有效防控非法行为及活动发生;建立和打通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船舶、人员、港口进行有效监管。平台将AIS信息、雷达监控信息、视频监控信息集成在一个系统内,相互印证,实现真正的无漏洞监管。将现有中心渔港硬件设备、南凌渔港新建系统均接入指挥平台,利用不同系统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综合管控,实现渔港渔船综合管理功能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1台
用于识别管辖海域内所有装有AIS设备的船舶进行高效、实时、全天候的监控,为综合研判提供数据基础。
雷达系统雷达收发机1台
平台通过雷达应用系统,实现主动捕捉、发现渔船其位置以及记录实时动态情况;实现对渔船进出港区电子围栏状态监管,实现对监控区域内船只动态情况实时监控,获得船只基本动态信息如位置、航向等,为综合研判提供数据基础。
雷达系统雷达解析机1台
设备内置雷达解析软件模块,支持与雷达系统的集成,支持接入标准的雷达设备输出的信号。设备可支持将前端雷达采集的数字视频信号进行前端信息采集,并进行目标检测、目标录取、目标跟踪。
能够同时处理不低于5000个目标,必须兼容雷达设备数字视频解析,支持CAT240雷达数字视频解析。能够自动计算陆地范围,屏蔽陆地范围雷达回波。支持TCP方式输出雷达目标数据、雷达回波图像。解析模块负责处理及接收雷达原始视频;负责聚合、分析、处理、跟踪、过滤雷达回波;
热成像光电智能监控系统
在渔港内建立双光谱监控摄像机1台和全景摄像机1台,监控渔港范围内船舶停驻状态,监视船舶进出港情况。与AIS、雷达系统相结合,对违规行为和船舶协助综合研判系统,提供视频数据的确认。
系统配套设备及辅助材料
包括系统安装所需工业交换机1台、硬盘录像机1台、汇聚交换机1台、室外壁挂箱1套以及室外网线、电源线、光纤、抱箍、密封胶等辅助材料。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包括会议音柱音箱及支架2只、两通道功放1台、调音台1台、视像跟踪无线会议系统主机1台、无线会议话筒8台、多功能音频信号隔离器1台、专业数字反馈抑制器1台、视频会议终端(需实现与上级单位对接)1台、机柜以及配套线缆。
专线建设
中心渔港、南凌渔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数据传输线路各一条500M;
新旧机房传输专线一条;
北斗系统的接入与集成
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入,实现对渔船位置、航行轨迹的精准定位与实时追踪,与 AIS、雷达系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形成多维度的船舶动态监管体系。北斗系统的接入可有效弥补海域信号盲区问题,提升极端环境下的监控可靠性。
中心渔港雷达、AIS基站设备等主要设备的接入与集成
针对中心渔港已部署的信息化设备(如视频监控、传感器、电子围栏等),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实现与新建平台的无缝对接。完成现有系统硬件与软件协议的兼容性适配,确保渔港实时数据在 GIS 底图上的统一展示与联动控制。通过系统集成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新建系统与历史数据的平滑过渡,提升渔港管理的整体协同效率。
具体详见第三章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