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网 > 热点专题 > 公务车改革政府采购专题 > 媒体观察 > 正文

公车改革必须要加大宣传教育

2014年03月06日 10:27 来源:海口网打印

  “车轮上的腐败”被老百姓用来比喻公务用车浪费的现象。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公务接待等方面作出规范。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逐步确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多项具体措施,给公车改革谋划了清晰路径。在公车改革呼吁了近20年的今天,堪称“史上最严格”的新一轮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启动,公车改革也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问题

  公车制度的弊端有目共睹:一是公务车辆的使用效率不及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弄虚作假、超标配车、超编购车,在车辆养护过程中成本较大,以致公车开支畸高,公车无疑已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三是长期以来公车改革迟滞不前所导致的公车私用、公车特权泛滥等顽疾已经给政府的形象造成极大负面效应,造成党群关系的疏远。随着深圳某处长“驾驶公车打高尔夫”事件的曝光,公车私用现象倍受人们关注。部分领导干部不仅外出旅游、钓鱼、宴请、娱乐要用公车,甚至子女上学也离不开公车。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极大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四是数量庞大的公车给大城市造成的拥堵,也包括公车尾气排放对雾霾和碳排放的贡献等都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原因

  从1994年出台《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公车改革”已走过20年,却一直裹足不前,不能破冰。其原因不仅在于政策性文件操作不透明、内容不科学、程序不公开,也是因为一是部分官员“官本位”思想严重,思想意识转变慢,认为公车就是面子,就是身份,没有公车出行就意味着自己没有面子,增加了公车改革的阻力。二是公车改革中制度建设乏力,公车采购、使用、维护等手续审批无法严格,审批公车工作人员隶属于单位领导,单位领导公车出行使用,焉能不批准;公车如何补贴费用难确定,补贴费用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发放。公车改革也将造成大部分司机失业,如何合理安置司机也是一个难题。三是落实力度疲弱,遏制“车轮上的铺张”,尤其需要警惕形式主义。公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处理公车存量、公车购置、公车使用等多个环节,涉及用车单位、公车司机等各方面利益关系,许多单位在改革中不敢啃“硬骨头”,不敢“涉险滩”,监督落实不力,以致沦为形式主义,搞一阵风,“春风吹又生”现象反复出现。

  政协委员陆来浩在正在召开的政协海口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以下公车改革的办法和建议:

  一、公车改革,必须要加大宣传教育,让“公车为公”的理念深入群众,深入干部心中,转变干部落后的重身份地位的思想意识。宣传教育必须时刻要抓好,我们现在出现的公车私用,费用高,开支大,就在于思想出现了问题。享受主义多,奢侈之风盛行,之前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少了,不骄不躁的作风少了。所以,应以全市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周末学习日等活动,狠抓“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市委有关规定,破除官员心目中固有的特权思想,接受并践行公务出行社会化。

  二、大力优化公交系统,缓解公务出行现实需求。海口现在若推行公车改革,取消大批公务用车,势必有大量的公务出行现实需求亟待解决,那么则应该将优化公共交通与公车改革有机结合,将优化公共交通放在重要的位置。可根据海口城市建设和人口布局状况,科学规划设置,公交线路可划分横线、纵线、环线 三种线路,形成纵、横、环相互交错的公交线路网。通过开展“征集市民意见,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活动,广纳民谏,加大调研力度,对海口公交路线现有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探讨。随后针对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原有公交线路,开辟新的公交线路,扩大网点覆盖面,使公交线路不断向新建道路、车站、旅游景点、办公区、新建居民区、工业园区等处延伸。道路和铁路要在规划建设上做到无缝对接,比如高铁站边应设有长途汽车站,发往周边城市、县城;比如公交系统应尽量覆盖城市周边的乡镇、农村。如此,既能方便公务人员上下班,也能在短途范围内有效缓解公务出行压力。

  三、倡导绿色出行,推广公务自行车。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可将公车改革与公共自行车项目结合,可在辖区内推广公务自行车,号召公务人员使用自行车外出办公。从2008年开始,海口市提出建设公共自行车项目。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海口滨海大道上数十个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点已建成投入使用。海口市区内也设置多个外貌美观大方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点,市民凭一张智能卡即可在任意网点租还自行车。这个项目的设立既是为了倡导一种低碳、生态和休闲的出行方式,更可破解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下一步根据整个规划,海口市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将是网格化的覆盖市区主要交通节点、单位、公园、社区还有商业网点等。随着公共自行车设施的线路不断完善,海口市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因公外出,如果从办公室到出发地点距离在3公里以内的,除了极端天气、紧急公务和保密要求等等特殊情况以外,可采用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单位不再调派公务车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健康方便出行,还可以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推动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

  四、大力推进公务用车市场化、社会化。结合海口地区办公实际,可分为两种可操作性方法:一是市第二办公区可由政府后勤部门成立相应的公务用车服务中心;二是海口市区内办公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推行社会化,公司承包经营制,合理设置公车租赁点,方便办公实际需求。两者均实行公务用车租赁服务。对保留的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的车辆采取集中停放、统一标识、统一加油、统一维修等措施,对车辆进行严格管理。对需要租用车辆的单位和个人,按车型、时间、路程等分别收取费用,对需要租用驾驶员的按时间计算费用。公务用车将按照预约、订单确认、用车准备、用车服务、费用确认、开具收据、费用结算的服务流程。用车时需提前采用电话、传真或网络登记的方式预约,远程公务用车需提前半天预约,并在派车前半天内以短信或电话方式确认。在车辆紧张的情况下,首先保障处理紧急公务和突发事件与机要用车需要。服务结束后,用车单位和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驾驶员确认实际用车时间、用车里程与其他相关费用。切实有效将公务用车推向社会,推进市场化进程。

  五、加强技能培训,合理安置原有驾驶人员。由人劳、交通等部门牵头,对政府原有公车驾驶人员加强其技能培训,促其岗位再分配合理化。新设立的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可吸纳大部分原有驾驶人员,按劳分配,按时间计算费用,有效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征得个人自愿同意基础上,亦可予以一定的货币补偿措施,将部分驾驶人员向企业过渡,促其转变就业,充分发挥人才效能,激发市场活力。针对部分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可充分做好其思想工作,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合理安置相关人员。

  六、强化公车管理,加强后期监督。目前全国上下正共同大力推行公车改革,一些省市进行的改革试点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我市的公车改革项目也可从中予以借鉴。比如湖南省岳阳市给保留的机关公务用车全部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除了有卫星定位24小时监控公车私用,还给所有公车张贴统一标识,并备注了监督电话号码,反面为注明了不准用公车旅游等“公务用车八不准”。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有效融合,大力遏制了公车私用,公车特权泛滥现象的发生。

  陆来浩在提案中提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改革都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大力推行公车管理的同时,需出台一系列合理完善的使用管理、后期监督、责任追究等相关配套制度,建立打好改革攻坚战的长效机制。再好的制度,都离不开监督。强化公车的管理与后期监督将是推进公车改革的有效利器。

© 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ICP10046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