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试点“互联网+” 社区买服务为老人配餐
2015年12月22日 11:01 来源:扬州日报 【打印】
日前,双桥街道在虹桥社区举行“互联网+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观摩推进会,邗江区民政局等相关领导肯定了虹桥社区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它让小手机发挥了大作用,让专业社工、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
社区为全街道老人提供配餐服务
双桥街道党委委员吕泰宏告诉记者,虹桥社区居家养老试点“互联网+”的做法,是源于邗江区政协组织的一项专题调研。
双桥街道位于主城区,居民居住相对集中,针对部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配餐服务冷热不均,有的“社区食堂”甚至无人问津。政协委员们建议双桥街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一家社区承揽全街道七个社区的助老配餐、送餐工作,同时借助互联网,让社区志愿者融入服务。为此,虹桥社区组建“就帮您”家政服务公司,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为全街道202位空巢老人等服务对象开展服务。
老人微信“叫餐”享个性化服务
社区配餐服务“化零为整”,如何适应老人不同口味等个性化的需求?
虹桥社区尝试“互联网+”模式,在原先登门咨询、电话预约基础上,组织社区“七彩虹服务社”志愿者登门辅导老人使用老年手机,帮助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开通微信,社区还开通了“七彩虹桥人”微信公众号,如今部分“潮老人”也会玩微信、刷朋友圈了。
“就帮您”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杨庆国告诉记者,服务对象当中目前有20多位老人平时常用微信与他互动,老人喜欢用微信语音订餐。
“老杨,老杨,前天中午的豆腐肉饼不错,荤素搭配,今天中午来一份,不加糖、少放盐。”老杨很快在微信上喊了一嗓子回复,“放心、放心,还有哪位老人需要订制豆腐肉饼的,一起下单啦!”杨庆国说,自己原本不喜欢玩手机,但现在开通了微信,于是跟许多老人以及他们远在外地的子女都建立了联系。
政府购买服务,群众满意度高
一家社区承接全街道的助老服务,虹桥社区的蔡金锁也感“压力山大”,去年他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专程到张家港等地学习,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网上查阅“互联网+养老服务”的信息。
他告诉记者,社区目前已从单纯的线上配餐,延伸到修脚理发、沐浴保洁、辅导上网、开心陪聊等更广泛的助老服务项目,将无偿与低偿、志愿服务与市场服务借助“互联网+”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老人学微信,社区个性化服务送上门,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吃、住、医等全方位服务。
今年9月,双桥街道组织面向助老服务对象的第三方评估,评估结果满意率达95%以上。双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德红说,政府购买服务,群众满意度高,说明政府把钱花在了刀刃上,社区把心思用在创新上,社区居家养老试点“互联网+”,只是迈开了脚,今后还需要政府支持平台建设,“链接”更多民生服务项目。
相关文章
- 小店区北营街道办事处 “四化”确保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到位2017-03-16
- 政府买服务老人获实惠 500多名老人将享居家养老2017-02-07
- 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现雏形2017-01-12
- 推动居家养老 也需政府转变角色2016-02-19
- 2015年居家养老服务能否实现规模应用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