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   服务投诉:010-63819289

当前位置:首页 » 购买服务 » 滚动图片新闻

翔安区多元化发展养老服务业

2014年09月01日 10:06 来源:台海网打印

  翔安区正在搭建以社会福利中心为主体,社区幸福院和老人活动中心为依托,社会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框架,让养老服务更加多元化。

  近日,翔安区民政局局长陈水兵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在翔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翔安区将充分整合政府、社会机构等力量,加快发展翔安的养老服务业,让每个老人都能幸福养老。

  机构

  接“三无”“五保”老人免费入住福利中心

  希望有更多“三无”、“五保”老人入住。至于福利院所剩的床位,经他们同意后,可对外提供有偿的养老、医疗服务。

  “今年春节前,翔安区的一些孤寡老人可以在新房里过年了。”翔安民政局局长陈水兵一直关注着翔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进展。

  这个占地40.5亩、投资4200万元,拥有250张床位的社会福利中心,集孤老供养、优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养老等功能于一体。一期工程将于本月底全部完工,并启动招标工作,9月3日正式开标。

  翔安区计划把辖区内三个敬老院的21名“三无”和“五保”老人免费接到这里养老,再动员辖区内没有住在养老院的“三无”、“五保”老人住进去,预计前期总人数可达60人。

  创新

  依托社区建起“幸福院”,让老人在家也能养老

  不愿意离开家住到福利中心的“三无”、“五保”等老人,翔安区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对于还有行动能力的老人,翔安区考虑通过在社区建设“幸福院”,为他们提供就餐、娱乐、休息的场所。据悉,翔安区将把大嶝、新圩、内厝3个敬老院改造成“幸福院”,试点后时机成熟将在全区推广。

  行动能力差的老人,翔安区则考虑通过由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和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借力

  民间力量虽然“微薄”,也是养老服务的重要角色

  翔安区将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养老工作中,民间力量目前虽然微薄,也在养老服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良菽的资助下,莲塘村建立了两个日托“老人之家”,65岁以上老人一日三餐都免费,一些独居老人以此为家,有了伴,生活也丰富多了。

  新圩马塘村则依靠陈清渊、陈清水兄弟的力量修建了一栋老年公寓,免费提让村里的老人住,配备有齐全的家具电器。

  陈水兵说,目前与厦门莲花长寿村老人公寓合作,签订了重度残疾人托养协议。到时,该公寓将为翔安区的重度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扶持

  投资建设活动中心,还为老人每月发生活补助

  作为厦门一个新区,翔安区人口中超过九成是农民。为了丰富农村基层特别是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翔安区在做好各种保障工作的同时,也大力扶持农村基层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目前,已支持65个村居老人活动中心建设,给老人提供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翔安区还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30元生活补助。退养渔民和被征地农民中,68岁以上未办理养老保险的老人,每月可领到200元生活补助。

  自2010年起,翔安区将百岁老人的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了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