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中 养老服务跟得上吗?
2014年11月21日 15:16 来源:嘉兴日报 【打印】
在南湖区,一个家庭里有一两位高寿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让养老护理工这个行当逐渐热门。那么,现在在南湖区养老护理工容易找吗?嘉兴人最喜欢的是怎样的护理工?这个群体的资质如何保证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家政中介、护理工和老人家属。
找护理工的“难”与“不难”
结构性短缺其实很明显
数据背景:嘉兴是浙江省首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最新统计显示,嘉兴市老年人口总数达到77.07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2.28%,老龄化程度连续10年居全省首位,南湖区作为嘉兴市主城区,老年人口数量相当可观。
“总体来说,给老人找护理工不算难。”嘉兴巾帼家政服务中心是南湖区一家很有名气的家政中介,据负责人沈秀华介绍,目前该中心有养老护理工近200人,基本上如果有客户来登记养老服务需求,通常能在两三天内得到解决,远比月嫂、带孩子的保姆好找。
嘉兴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目前有养老护理工400多人,负责人李金发介绍,虽然看起来供应量不少,但却存在“结构性短缺”。他解释道,这类护理工收入一般按天计算(每天130元至160元不等),尽管价格不算便宜,但需求量却逐年上升。他曾做过一个社会调查,这类护理工在嘉兴的需求量每年都会上升5%到6%,但一个客观情况是,乐意做养老护理工的本地人越来越少,但大多数对养老服务有需求的家庭都希望由本地人来做工,这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被雇佣”与“被选择”
“抢手货”与“好雇主”是怎样炼成的?
抢手案例:沈二娜是一名很受欢迎的养老护理工,嘉兴本地人,几年前开始专为老人服务。她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说会道,服务态度又不错,很受顾客欢迎,常常是前一份工刚结束,又被下一个主顾“抢走了”。
事实上,嘉兴人为老人找护理工的特点很突出:最好本地人,如果是外地人也要懂点嘉兴土话;态度一定要好,还要了解嘉兴人的生活习惯;最好有一点文化。显然,沈二娜就符合这些要求。
沈秀华说,目前需要此类服务的老人大多在80岁以上,如果不懂本地话往往难以交流,不了解本地生活习惯,做菜不符合嘉兴人口味也不行,另外,不少老人还需要护理工提醒各类药物的服用时间,因此识字也挺重要。但要符合所有这些条件的护理工却不多。
“大多数市民仍然存在要找本地护工的想法。”上海卫益环境服务公司嘉兴分公司经理石秀云说。该公司是市第一医院通过招投标合作的日常护理企业,目前约有60名护理工常驻医院,其中本地护理工约占60%。石秀云说,其实很多新居民护工肯干、有经验、态度好,但嘉兴市民总是优先考虑本地人,其中既有语言沟通困难的问题,也有市民对“外地人”的偏见存在。
雇主挑护理工,护理工们心中当然也有自己更青睐的雇主。沈秀华说,虽然老人如果无法自理,护理工的薪资会更高,但大多数护理工依然情愿为可自理的老人服务,而讲道理、会尊重人,不会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的主顾也是护理工们公认的“好东家”。
已有18年护理经验的护理工程淑玉表示,希望老人和家属能更多地与自己沟通,把具体的情况甚至一些生活小习惯告诉护理工,多沟通,这样方便护理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朝阳行业”与“夕阳就业”
男性护理工、年轻护理工都很缺
数据背景:多家家政中介表示,一般愿意做养老护理工的家政员女性都在50周岁以上,男性则以55周岁以上为主。此外,以巾帼家政为例,养老护理工总数有近200人,但其中男性护理工不到10人,而上海卫益目前的男护理工数量也仅为女护理工的一半。
男性护理工的缺乏带来的问题其实有不少,现年60岁的男护理工赵荣贵说,一些老先生不愿意接受女性护理工的服务,而女性护理工本身也觉得有很多不便,这让不少老人很难得到满意的服务,如一些行动困难的老人,每隔2小时需要翻身,加上如厕、擦身等都是力气活,很需要男护理工。但从目前来看,很多男性家政工更乐意做保洁类家政服务。
养老护理工这个工种中,年龄偏大的现象也十分明显,几家家政公司以及上海卫益这样的驻院护理企业都表示,目前旗下的养老护理工基本都在50岁以上,而男性则大多已经是55岁以上了。李金发解释,虽然养老护理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也算是个“朝阳行业”,但做钟点工自由,收入又高,因此年轻人一般都不愿意做养老服务员。
“有证的不肯干”与“肯干的难考证”
“超龄”护理工专业培训亟需跟上
政策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定劳动年龄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身份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超过退休年龄者无法再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月嫂、保洁工等许多家政工种如今通过培训都有有关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书,那么养老护理工们都有上岗证书吗?“这还真是个问题。”李金发说,目前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男性年龄在60岁以下,女性年龄在50周岁以下,但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家政工更乐意做钟点工,而提供养老服务的大多数女性护理工都在50周岁以上,即使愿意自己掏钱参与培训也难以取得上岗证书。
目前,上海卫益环境服务公司嘉兴分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借助市第一医院的力量定期培训,而其他一些正规的中介机构则只能通过不定期的养老服务培训班来补充专业知识。南湖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湖区针对养老服务有养老护理工职业资格证书,但如果女性超过50周岁,男性超过60周岁则已经超过了劳动年龄,无法再考证,如果要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可以去培训班旁听,以增加专业知识。
相关文章
- 激活养老服务市场理应“放水养鱼”2017-10-18
- 调查显示江苏三地53.7%老人愿意购买养老服务2017-08-28
- 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新路径2017-07-27
- 黄洁夫:养老服务要跟医改结合 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03-09
-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政府购买服务让老人住得放心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