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购买当有“淘宝”意识
2015年05月13日 09:49 来源:成都文明网 【打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作出重要部署。《意见》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内容、购买机制、资金保障、监管机制、绩效评价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并明确提出了目标: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相符合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和供给机制。(5月12日中国文明网)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篇大文章,而且是一篇不断更新有下集的系列文章。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国家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其目的就是为了多渠道满足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也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氛围,也是在做大做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效率和质量的大文章。
但是,说到购买,我们不能少了规范买卖双方的相关措施,诸如购买内容、购买机制、资金保障、监管机制、绩效评价等,这不仅考验着我们政府的职能,更是为百姓提供公共文化质量的关键。但凡购买过东西的人都清楚,辛辛苦苦地购买一件东西回家,首先必须实用。花再多的钱买回来的东西不使用,才是真正的浪费。买回的文化能更好地服务百姓,让百姓喜欢。就必须“好钢办信用在刀刃上”,才能将公共文化服务这件提升社会文明能力的大好事办好,办得让人民群众满意。
时下网上购物人们喜欢称之为“淘宝”,那么政府向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我们的职能部门就要有“淘宝”的精神,公共文化服务的企业商家有很多,经营的状态也琳琅满目,只有我们的采购部门多深入群众,问问群众的需要。更要有淘宝精神,才能真正为群众购得“得价廉物美”的文化服务,还可以有效节约购买成本,也能促使社会文化产品在民众的需要要搞研发、括展市场。因此,笔者觉得,我们的公共文化产品“买什么?”“如何买?”只有做到“货比三家”,在货源、质量、售后服务上多琢磨,多关闭人情渠道,那么一些诚信企业才能真正成为首选。
只有将“淘宝”意识运用到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意见》要求的,建立健全方式灵活、程序规范、标准明确、结果评价、动态调整的购买机制;健全由购买主体、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以及第三方共同参与的综合评审机制;加强对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价,建立信用档案,完善长效跟踪机制。加强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过程监督体系,确保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公开透明、规范有效。公共文化服务才会不断壮大,真正为文化惠民添砖加瓦。
相关文章
- 全国各地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超过20亿元2017-08-22
- 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将是政府法定义务2016-08-11
- 为公共文化服务“大餐”买单 2015年四川投入9600余万2016-07-07
-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2015-05-14
-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钱怎么花?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