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都将改造和筹建养老服务床位1.16万张
2015年02月28日 10:39 来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打印】
日前,201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14年全市民政工作,安排2015年重点任务。成都市民政局局长詹庆在会上表示,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民政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全市民政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完善体系、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抓手,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全面提升民政服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现代民政。
改造和筹建养老服务床位1.16万张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00个
詹庆在会上表示,今年民政部门牵头的养老服务方面的民生实事目标有三项:改造和筹建养老服务床位1.16万张;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00个;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4.3万人。詹庆表示,要在年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接受检查验收。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已建成37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14.3万人次,提供助餐服务9万人次。大力推进13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其中近郊6个已投入使用,远郊7个启动建设。去年全年新增筹建养老服务床位9300张,可用和在建床位达7.04万张。
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和机构内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
2015年,成都市还要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和机构内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启动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试点,继续推进远郊7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养老机构建筑设计规范等三项地方标准。继续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和补贴力度。做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和换证工作。同时,要提高孤儿供养标准,研究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
詹庆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8.7万户14.9万人,供养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2.5万人。全年实施医疗救助44.2万人次,实施临时救助、社区快速救助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4.2万人次。
他说,去年全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15.3%,城乡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同比提高19.4%和30.0%。在城乡低保标准实现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分区域统一标准,有效解决保障标准不均衡问题。
2014年,成都新建14个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实现市和区(市)县两级儿童福利服务全覆盖。国办福利机构内成年孤儿社会化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2015年实现近郊区(县)低保标准统一
2015年,成都市要实现近郊区(县)低保标准统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城乡统一、区域同步、科学合理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
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
2015年,继续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对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的四类社会组织全面实行直接登记。着力构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长效机制,重点实施好市级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工作。继续推进社会组织评估,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转移职能工作。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监督指导社会组织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治理机构,发挥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进一步明确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和联动执法机制,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组织组建率和工作覆盖率。
深化“三社互动”和加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2015年,成都市要进一步调动社区积极性,激发基层社会组织活力,拓展专业社工人才参与途径,丰富社区居民参与形式,把“三社互动”打造成民政部门深化改革、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特色品牌。
詹庆表示,今年,市上安排500万元资金继续开展社区公益创投活动,同时安排500万元资金支持社工服务和社工人才培养。要监督指导实施好相关项目,满足群众服务需求,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工服务机构发展。要推进社工专业人才考试及教育培训,抓好民政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工岗位开发,继续开展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创建,全面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工作。
相关文章
- 成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全覆盖2015-07-15
- 四川成都规范购买养老服务2015-07-14
- 成都将打造国内最大养老服务平台2015-04-15
- 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成都探索”2014-11-24
- 成都将推动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 第三方评估养老服务机构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