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 购买服务筑牢畜牧安全“防火墙”
2016年06月16日 17:29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
镇乡购买,镇乡管理,镇乡考核,按照“责任明确、分级组建、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镇乡引导建、工作分类管、业务抓指导、县级作保障”运行机制,历经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区动物防疫市场化改革初显成效。
2014年以来,该区共组建27个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去年9月该区7镇联合组团,挂牌成立了“南天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动物防疫全面推行购买服务模式,各镇(乡)人民政府每年均与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签订《动物防疫辅助服务购买合同》,各合作社每年为社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保险,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和动物防疫考核管理等制度。这一改革,将全区292名防疫员全部入社转入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社员,实行企业化运行管理。
播州区执行新劳务报酬标准,村级防疫员年报酬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养老保险补助由400元提高到1200元,增设了意外伤害保险100元/年的保险项目,2015年以来区级财政均预算安排213.16万元用于各镇(乡)人民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工作。各镇(乡)人民政府认真履行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不同程度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购买动物防疫服务,同时合作社积极开展自主创收,增加社员收入。通过政府“买单”,提高了养老保险,增设意外伤害保险投入,破解了村级防疫员老无所依和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没有保障的难题,稳定了动物防疫队伍,调动了村级防疫员的积极性。
这项改革,实现了由“镇乡安排”向“购买承包”有偿服务模式的转变,增强了防疫人员的责任意识,三岔、龙坪、南白等镇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主动督查防疫、查找防疫漏洞、深入防疫盲区开展宣传引导。合作社定期组织团队深入规模养殖场开展服务,为规模养殖场实施程序化免疫等防疫服务业务,增加了防疫合作社的经济积累和养殖企业收益,免疫到位率、免疫规范度、疫苗保存、注射剂量、免疫质量等比以往明显提高,政府负责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政府、合作社、养殖企业共赢,从而筑牢了畜牧业安全“”,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织好“保护网”。
相关文章
- 遵义市政府购买服务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平台2016-03-17
- 安徽发布民政领域购买服务改革“皖七条”2020-09-21
- 绍兴公布政府购买服务绩效审计结果2020-08-11
- 东胜区市民中心实施购买服务强化引导服务2020-08-05
- 金溪县:“四谋”举措推进政府购买服务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