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   服务投诉:010-63819289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务

政府采购:应做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2010年04月29日 11:04 来源:北京支点国际资讯打印


  凝聚内涵科学评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一条明确提出:“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制定本法。”从上述法律条文可以看出,把资金使用效益放在第一的位置,说明它是立法的根本目的和前提,如果没有政府采购的资金使用效益,则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廉政建设都无从谈起。在现代经济社会里,考察政府采购效果的优劣,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仅仅关注价格、质量、服务作为评审的条件,尚不足以使采购人买到称心如意的货物,达不到物有所值的使用目标,应当从政府采购战略的高度对货物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成本进行统一测算。货物生命周期成本对政府采购定标决策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采购人或集中采购机构应当首先将所采购的货物生命周期进行归集,制定出合理的项目预算和采购需求,确保货物生命周期内能够正常使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在政府采购过程中,通过对货物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对于完善政府采购的评审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是《政府采购法》内涵的深刻体现。


  抓住规律探求实质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涵:从成本管理角度考察,每件产品形成乃至消亡的历程就是全寿命周期,它所经历的是从产品策划、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用户使用、报废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周期成本是指生产企业内部及其关联方发生的由生产者负担的成本,包括成本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也可以称产销成本,这一部分成本虽然是由企业主体和协作方共同承担,与使用方不发生直接的关系,但可以影响使用者的货物生命周期。广义的周期成本不仅包括产销成本,还包括消费者购买后所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和处置成本,上升至更广义的高度观察,则应当包括社会责任成本,社会责任成本并非一种单纯的成本,而是贯穿在生产、使用、处理和回收过程中的成本,主要是环境卫生、污染处理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因此,全寿命周期成本是现代意义上的成本战略,与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的意义,对于政府采购而言也赋予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采购不直接与所采购的产品有着使用的关系,但在采购评审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认真的考察,得出政府采购货物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以采购公务车为例,全寿命周期成本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即从制造新车到其正常报废之前所有相关经济投入,包括产销费用、购车费用(中间包含政府采购的费用)、使用费用(燃油、保养、维修、保险、城市道路等费用),最后剩下的是报废残值。目前车辆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超过10年势必需要增加维保、检查等费用。作为政府采购,理应买到质量优、价格适中的货物,这是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还是以采购公务车为例,将全寿命周期成本引入政府采购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向个方面:


  ——考察车辆的开发设计成本,从车辆的新颖性、前瞻性角度出发,主要看生产汽车的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由此所发生的新产品研制费用(包括设、工艺规程、设备调试、原材料和外协配件等)。所谓投入出质量、出安全、出环保。


  ——考察车辆的营销成本。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一般很难知晓车辆的进价是多少,中间商赚多少钱,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要求销售公司卖车的时候,要他们提供进库数据,就可以知道车辆的具体进价。因为营销公司需要除去因营销产生的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例如库房、营销设备等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成本属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指在总成本中随营销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项目,主要是员工的报酬、广告宣传、物流等营销要素的成本)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赢利。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经济行为的展开都必须符合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原则。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利益是任何其他利益的基础和先导。有巨大的预期收益,才会有惊人的投入,才会创造出惊天的壮举。


  ——考察车辆的运行成本。主要指企业在车辆生产出来以后,一方面,对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操纵性、稳定性、行驶平顶性、通过性和其他使用性能(操纵轻便性、机动性、方便性)以及容量等数据进行重点考察。上述车辆的性能涵盖整个车辆的运行成本,属于采购过程特别需要关注的方面。另一方面,主要考察车辆的正常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如车辆的耗油量、主要部件寿命、整车使用寿命、必须经常更换的附属配件成本等。此外,还要考虑车辆退出使用报废所发生的处置成本。


  量财采购选择最佳


  政府采购不鼓励购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高的产品,而是要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产品,也就是政府采购所采购的货物必须达到质量最佳(安全、环保)、使用时效最佳(在使用时限中无故障率高)、运行成本和维保成本最低。


  在政府采购中,不论采购哪一种货物,关键的因素是要抓住经财政批准的采购预算,必须量“财”采购,采购人在批准的采购预算范围内,有权优先选择性价比最高、可靠性最强的货物,但如果仅仅只有那么一点采购预算,想要买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货物,势必事与愿违,相反,采购预算较高,如果只能在一些低性价比、低可靠性的货物,那么货物全寿命周期成本就会很高,不符合《政府采购法》关于“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一立法宗旨。


  优胜劣汰促进进步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是一个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评审举措,能够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能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生产标准、生产技术,促进高新技术对生产工艺、生产标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转变,进而推动政府采购乃至全社会的健康文明进步。


  作为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则不能以追求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最低为目标,应该分类作出区分。美国“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把企业的竞争战咯分为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企业的战咯不同,成本管理目标也就不同。在讨论政府采购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时,不能一味地强调追求低成本,对于实行低成本战略的企业,追求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是和企业实行的低成本战略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这些体现在政府采购项目方面是一些低值项目的采购,如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文印耗材、纸张、笔等,采购这些项目在保证能够使用的情况下成本越低,则价格越低,中标可能性越高。


  实行差异化战略或者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是不以片面只追求成本的最低化为目标,而是以追求收益减成本这个差额的最大化。与追求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企业的战咯目标不完全一致。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应该分析企业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汽车制造企业透露,一台中档型号的汽车的生产成本只有几万元,但购买价格却在十几到二十多万元,其收益与成本之间存在的差额之巨大,要看到这其中富含先期研发费用和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这些间接成本应该计入营销成本之中,否则便是暴利。通过政府采购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这一评审举措,应该明确地告诉供应商政府采购追求的不是片面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


  政府采购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评审办法,还可以明确地告知供应商在追求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时候,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管理。只有在保证产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够讲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应该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和质量成本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在进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时,产品的质量管理应该贯穿于其中。


  政府采购全寿命周期最低成本概念的建立,是将货物成本的范围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整体价值链的一种拓展。货物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的转移作业,不仅要注重货物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还要注意价值链其他环节的成本,探求成本动因,挖掘潜力,实现政府采购货物全寿命周期总成本的最低。同时,也是对传统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的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