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政采迈入电子化时代“特色”尽显
2019年01月11日 08:35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打印】
随着“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发展,电子化政府采购的透明、高效、便捷等优势明显,也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无锡市自2018年3月以来,围绕传统招投标活动中各采购主体难以联动、交易成本高、操作流程长、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规范、便民、提效”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政府采购业务,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打破了长期形成的信息孤岛限制转型的紧箍咒,打造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无锡模式”。
一是“一张网”打通信息孤岛。以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为引“针”,把江苏省财政厅的监管平台、省政府采购专家库、无锡数字一证通平台、市保证金综合管理平台、电子采购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中心门户网站等9个“条线”系统,编织成无锡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大平台“一张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联互通。将采购人、集采机构、投标人、评委的所有业务环节“编织”在一张网上,让数据多跑路、采购各方少跑腿,真正做到“协同操作、一网采购。”
二是全流程标准化、模块化。运用系统思维对项目管理进行分析和优化,将不同的业务场景对应固化在系统中,实现政府采购12个业务环节全流程电子化。按照标准化、模块化的建设目标实施数据嵌套式管理,提炼形成采购业务文件标准化模板16套、各类统计分析报表130余套,全部以模板形式在系统内展现,所有模板均可自动生成,采购需求一键插入,数据一次录入多地引用,有效防止了人工操作中交易风险的发生。
三是“精准”采购凸显成效。“无锡模式”将政府采购形象地比喻为“一场考试”。采购人出“考纲”、集采机构出“考卷”、投标人“答卷”、评审评委来“批卷”。该模式的创新优势在于更为“精准”地编制采购文件、投标目录、投标文件并依据资格性、符合性审查及评分要点设置响应点,评委对应响应点快速定位精准评审,从整体上全面提升政府采购效率和质量。
截至去年11月底,无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招投标活动410场次,接受委托预算金额17.2亿元,实际采购金额16.3亿元。下一步,该中心将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着力推进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继续优化系统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拓展覆盖范围,让各采购主体真切体会到全流程电子化带来的规范、高效,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更加公开、公平、智慧、便捷。
(华勇)
相关文章
- 江苏省东海县:去年民生采购项目占八成以上2019-01-11
- 河南省滑县:实施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流程2019-01-11
- 上海市宝山区:强化集采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监管2019-01-11
- 浙江省嘉兴市:三措并举推进“政采云”试点工作2019-01-11
- 太原划定政采各环节完成时限与责任主体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