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
2016年02月29日 17:12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打印】
去年12月4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实施会给扬州的老年人们带来什么优惠政策呢?昨天,记者邀请市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对该条例进行了解读。
热点一:充分发挥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作用
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养老服务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并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了保障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条例还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本行政区域老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等因素,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
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江洪斌介绍说,我市1986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了13年。截至2015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4.7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3.59% ,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72.12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5.64%。
他介绍说,大部分扬州的老年人都喜欢居家养老。“传统的家庭观念决定了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喜欢呆在家中养老,他们或和子女同住,或者请保姆照顾,或者子女定期来看望。”江主任告诉记者,这就对现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条例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餐饮家政、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江洪斌介绍,在去年,我市就出台了关于《扬州市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所有城乡社区,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场所。养老床位总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达到50%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70%以上。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服务功能,做到为老人提供代餐、医疗、休闲娱乐等多项功能。据了解,医养融合是我市养老机构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老龄办工作人员指出,现在大部分养老机构无法向老人提供看病服务,这方面还需要填补空白。
热点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
在我国,由于民间资本投入不足,导致养老机构发展缓慢,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江洪斌介绍说,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为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苏省养老条例》中,明确提出,推进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引入社会力量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者运营老年人助餐点、日间照料、全托半托、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开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
条例还要求:“政府要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其他养老服务组织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发展品牌化和连锁经营的养老机构和其他养老服务组织,鼓励合理规划、建设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和养老服务特色产业基地”。
江洪斌分析说,我市正在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通过政府补助、购买服务、合同外包等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价格合理的多样化服务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民间资本对养老服务业进行投资,为老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江主任表示,目前我市民营养老机构较少,品质好的养老机构更是不多,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
热点三:为鼓励子女孝顺老人出台各方面优惠政策
条例指出,针对家庭成员的养老责任,条例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此外,为家庭成员养老提供便利和支持,条例要求政府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向家庭成员普及照料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外埠老年人到子女所在城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有关部门应当在户口安置、医保结算、公共交通、进入公园等方面给予便利。
为了方便子女将父母接到同城生活,我省还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有关部门在户口安置、医保结算、公共交通等方面对老年人实施优待。江洪斌认为,这样的政策很有必要,能够有力地保障老人的晚年生活,对子女赡养老人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热点四: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条例规定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评估,要求民政部门组织对需要政府保障、入住政府投资举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给予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的老年人进行评估确认。二是对养老服务组织的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要求民政部门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定期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养老机构和其他养老服务组织的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条件、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社会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估,民政部门根据养老服务质量评估结果,确定养老机构和其他养老服务组织的等级、类型以及补贴标准。
去年,我市出台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也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养老服务长效评估机制。老龄办主任江洪斌告诉记者,建立并完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能够有效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并保障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也能起到提升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大数据之父:数据过度解读就是滥用数据2015-09-28
- 解读泰安市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15-08-12
- 2015年家具业十大热点问题解读2015-07-14
- 帕萨特为你解读车界“三高”精英状态2015-06-17
- 解读2015年家具行业三大“关卡”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