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当前位置:首页 » 购买服务 » 综合信息 » 地方

大连:政府应购买养老服务让老人在家受益

2015年01月15日 10:05 来源:半岛晨报打印

  大连的养老问题已经不是政府自己的事,可借助社会组织及社会力量,让养老服务更完善。昨天,在大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路振平提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可发挥巨大优势。到2015年,大连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30万人以上,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0%以上,5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的现实已经到来。这一数字使得大连在全国老龄化城市中列第三位。

  人口老龄化对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使得大多数人都得分担这一养老“成本”:一是使社会负担加重,社会保障问题突出。除了社保之外,城市养老床位补贴每年要达到600万元,居家养老服务补贴1000多万元,每年新增床位的建设资金投入总额近3亿元,而这些投入受益的老年人还不到全市老年人的3%。他说,国家财政部已经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这促使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被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名录。政府可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在养老服务方面有优势的社会组织,使得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获得更直接、更便利的服务。

  另外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空巢老人”及其产生的问题所反映出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出现重大缺失的现实。空巢老人不是某个或某些家庭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应以务实的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各方面保障,让老年人共享改革成果。

  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的供给。养老服务作为公益性服务,需要公共财政支撑。国外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开支都在财政预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从国际上看,日本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开支占国民总支出的10%左右。而我国并未形成一定的比例。由于没有固定的财力供给,造成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财力投入不足和缺少稳定、持续的财力支撑。大连市应加大并固定财政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比例,改变财力供给方式,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截至2013年末,本市户籍总人口591.4万,其中户籍老年人口122.4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0.7%;到2015年,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30万人以上。

  这一数字使得大连在全国老龄化城市中列第3位。

  调查:老年人不满足被动养老 主动寻求丰富生活

  “养老110”是大连一家颇有口碑的提供老年人养老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建设开始,就提供公益性服务,该中心负责人张明俊介绍,从老年人的咨询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养老院,二是养老旅游怎么操作。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推进,养老服务将列为购买服务对象,满足养老多样化需求。

  公益活动目前面临难题

  2004年,大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推出“养老110”后,这部电话一时之间成了老年人最常拨打的“热线”之一,张明俊回忆,当时每天至少能接百余个电话,主要是咨询养老院,再就是询问怎样操作旅游养老。“我们对全市300家左右养老院全部进行了调查,掌握养老院的信息。”热线还为老年人提供了银发导游、社区文化活动、与西岗区人力资源局配合,为老年人寻求保姆等服务,希望这部免费的热线电话,能够真正地为老年人提供有用的咨询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每天只能接十几个电话。原因在哪里呢?调查发现,如今老年人并不满足被动养老,而是喜欢主动寻求丰富的生活。仅靠目前“养老110”所提供的服务,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也是“养老110”的电话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

  养老服务的丰富性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力财力的投入,但作为非营利组织,这让“养老110”很难继续维持。“很多政府机关把老人的咨询电话转给我们,这说明我们是政府养老工作的有益补充,所以希望有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才能把老人的这种需求完成得更好。”

  养老服务被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名录

  国家财政部已经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这促使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被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名录。

  在大连,政府购买服务正在逐步实施。大连中山区向低保老人发放“养老服务券”,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随着老人生活需求的增长不断增加,可享受到的免费服务项目达20余项。

  该区在与辖区商家充分沟通和宣传后,建立了稳定的愿意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和优质服务的商家队伍。持券老人不但可以享受免费治疗、洗澡、理发、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还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时间和服务人员。持券老人可以直接按照低廉的服务价格支付等值的“养老服务券”,每月由民政部门统一进行结算。

  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推进,养老服务将列为购买服务对象,满足养老多样化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大连市民政局提出,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深化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昨天,大连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老龄事业与健康产业互动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在。

  “养老服务券”的补贴对象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其中生活能够自理的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生活半自理的每人每月补贴300元,生活无法自理的每人每月补贴500元。

  相关新闻

  医疗机构可试点开设养老院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约有80%的老人采取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一方面让部分家庭家属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让一些身体患病的老人因缺乏医疗护理而加重病情。市政协委员施国桢认为,应促进医疗与养老有机结合,在大连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

  试点推广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

  施国桢提出,医养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有病治病、无病养护,医疗和养护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有质量和可持续的照顾与服务。

  目前,一些地区已实行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开设托老科室或创办养老院;二是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门诊或医务站(室);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包括双向转诊等。

  施国桢认为,大连可借鉴外地有益经验,由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与协调,实行全市现有医疗和养老两种服务资源的整合。即在全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增设养老服务,由点及面,逐步推广。采取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的机制作用,研究制定与出台医养结合的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

  区别对待特困老人应有全程式服务

  目前,由于全市城乡差别和实行不同的医保政策,施国桢认为,应结合实际区别对待。针对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和长期沿袭的居家养老现实,在继续完善和做强乡镇卫生院的同时,可采取费用分摊的办法建立乡镇级养老院,并与乡镇卫生院协同互济。或在有条件的村(屯)设立养老站,采用群众自愿出资和政府支持办法,推动农村养老业发展。

  乡镇养老院应优先考虑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孤寡老人,使他们能得到基本的医疗和生活护理。城市人口居住集中,应以社区医疗服务为主,发挥好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基础作用。应建立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运营机制,配备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充实基层,使有特殊困难的老人能享受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和基本的医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