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   服务投诉:010-63819289

当前位置:首页 » 购买服务 » 综合信息 » 地方

赣州探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2017年04月06日 10:19 来源:赣南日报打印

  “社工,不是志愿者,也不是义工,而是指拿工资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是帮助困境人群修复社会功能,从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连日来,赣州市围绕 第11个“国际社工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让更多人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群体。近年来,该市不断投入财政资金,加大对社会工作服 务的购买力度,推动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目前,全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有6400人,他们为流浪儿童、空巢和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服 务城乡居民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工介入社会救助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吃、住、送回”等简单的救助管理服务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如何更加有效、深入地帮助服务对象,分类实施救助,满足服务对象多元化的需求是赣州市救助管理站一直在思索和探索的道路。流浪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试点项目、特殊服务项目就是市救助站探索创立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的全新尝试。

  其中,赣州市救助站特殊服务项目是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先河,已于2016年正式启动,为期三年。其间,赣州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站社工将通过个案帮扶、转介援助、跟踪回访等方式,介入救助入站的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群体。 

  朱聪是赣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类专业的首批毕业生。作为项目驻站专业社工之一,他已在一次次服务救助对象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越 南人范琳(化名)就是朱聪的帮扶个案之一。“她的情况特殊,因没有护照变成‘黑户’被公安送至救助站后,因言语沟通障碍,少与站内工作人员沟通,且当时还怀有身孕。”了解这些情况后,朱聪等社工决定为其提供个案服务。

  此后,社工们多方收集范琳资料,了解到她存在的各类问题后对症下药,根据制定的工作内容展开跟踪服务,包括通过日常交谈与她增进信任关系,帮助其熟悉环境,增强对当前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用脸普、微信与其家人取得联系,让其经常与家人语音沟通;在生活中,向救助站提出建议,给予其单独的居住区域和日常饮食特殊照顾。2个多月后,范琳回到家人身边,直至今日仍不时通过微信感谢帮助她的社工。

  范琳只是在社工介入社会救助服务模式下实施的救助服务案例之一,截至目前,项目社工团队已经为1200名入站救助对象提供了专业服务,其中个案 服务对象50余人。实践证明,社工在提升救助服务的水平上有着“先天”优势。朱聪说:“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学科背景的社工与各类社会救助对象交流时,可以更快获取信任,更好深入沟通。通过专业社工人员的介入能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引入外展社会工作手法开展辅助性救助,一方面有利于全面精细地服务于救助对象,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

  社工“把脉”边缘婚姻家庭 

  “没有你们辅导员那天的亲情辅导和人性调解,就没有我们家今天的安宁生活。”近日,今年60岁的袁女士走进章贡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服务大厅,连声表达对婚姻家庭辅导员的感恩之情。

  袁女士要感谢的辅导员就是章贡区婚姻登记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社工姚锐等人。原来,2月底,一对刚新婚不到两月的夫妻在离婚登记处发生争吵,女方一度情绪失控拿起水果刀,这急坏了也在现场的女方母亲袁女士。此时,辅导员果断采取危机干预,了解双方问题所在后,分别与他们面谈,耐心倾听其内心的需 求和真正想法,并协助双方了解对方的想法,调适不良情绪,以形成理性心态。经过社工们4个多小时的专业服务,最终夫妻双方达成和解,边缘家庭纠葛得以化解。

  “一个家庭的纠纷矛盾如果协调不好极易‘升级’,轻则可能导致一个家庭的不稳定或破裂解体,甚至诱发严重刑事案件,重则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作为专职婚姻家庭社工,姚锐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婚姻家庭提供婚姻危机援助及情感辅导调解。日常工作中,姚锐还经常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为边缘家庭把脉婚 姻重获“新生”。姚锐说,如今很多人面对家庭矛盾,他们的解决方式简化成了离婚,他们中有一半是冲动型离婚,当事人如果能够通过理性对话缓冲的话,不少婚姻是可以挽救的。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初衷,2015年姚锐引领专业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合作律师等进驻章贡区婚姻登记处,共同组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接待上门求助者600多人,通过专业社工服务妥善解决婚姻家庭中因压力事件、养育子女、婚外情、性生活不和谐、婆媳关系及邻 里纠纷问题等,让超过100个即将破碎的家庭重新复原,有效减少了非理性离婚,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