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市三大“实招打造高效公平的政府采购模式
2019年08月29日 09:33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打印】
“一次办好”机制提速采购效率。近日,荣成市教体局对教学设施进行招标,从采购计划下达到需求上网公示仅耗时1个周,该局采购负责人梁科长说:“今年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实行全程“网上办理”,我们的采购需求拟定好后,可以足不出户等待计划上网公示就行了,大大提高了采购效率。”自去年下半年起,针对政府采购流程长、手续多、纸质材料繁杂等弊端,荣成市依托山东省政府采购平台,优化政采业务办理流程,整合打包采购业务,全面实现了电子化审批、文件网上流转。采购人将前期计划移交财政部门后,代理公司会主动对接后续工作,杜绝了纸质文件审批、采购人多次跑腿等现象,实现了政府采购全程网上“一次办好”,政采流程更加高效,大大减少了采购各方的工作负担。
“专家论证”机制强化源头管控。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支出规模逐年增大,以解决质次价高、质高价高、质低价低等问题作为切入点,荣成市全面深入分析近3年1000多项采购项目,将采购项目分为24大类,由8家代理公司分专业掌握参数价格,全面实施专家论证制度,强化政府采购前端监管,为政采项目顺利实施夯实源头保障。目前,除常年无争议的较小项目由代理公司自查外,对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竞争性谈判及部分单一来源项目进行论证,并逐步建立完善了评审专家论证、专家机构论证、代理公司自查三级论证制度。随着代理公司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今年的自查项目比例不断提高,而且专业机构论证流程得以进一步优化,部分项目直接转交专业论证机构,论证效率有较大提升。上半年共论证项目111个,其中代理公司自查项目49个、专家论证项目18个、专业机构论证项目44个,累计节约财政资金2700余万元,而且实现了三方共赢——采购人普遍反响良好,有行内专家帮助严把预算、质量关,打破了只能通过供应商咨询价格的被动局面;财政部门的支出业务科室反映通过论证后的资金安排更有依据、有底气;同时倒逼供应商知晓好产品有可能中标,差产品肯定无法中标。
“履约验收”机制保障采购质量。针对某些项目供应商存在供货时私自降低参数标准,擅自更改设备品牌等行为,荣成市进一步明确采购人对采购项目履约验收的主体责任,指导采购人建立并完善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内控机制,对于争议较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采购项目,通过科室联动、专家论证,实地查看评估验收情况,形成了职责明确、互相约束、制衡有力的运行机制,实现了采购项目的风险防控目标。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抽取相关领域专家80多人次,对20个专业大类、36个采购项目验收情况进行抽查,共涉及财政预算资金1亿多元,针对发现问题,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倒逼预算单位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政府采购项目的履约验收环节更加严谨规范。
相关文章
- 大理州抓实培训促进政府采购队伍能力建设2019-08-29
- 广东省吴川市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工作2019-08-29
- 湖南常德市财政局积极推进依法采购、廉洁采购2019-08-28
- 湖南岳阳财政:打出“组合拳”助推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2019-08-27
- 上半年昆明市政府采购完成9.65亿元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