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开通12349养老服务平台 建设虚拟养老院
2016年03月30日 17:10 来源:大众日报 【打印】
3月20日,日百生活二区83岁的乔大娘家抽油烟机坏了。她拨打了12349服务热线,接线中心根据“择优、就近”原则进行了派单。20分钟后,合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维修人员就到了,不到半小时,抽油烟机便修好了,老人连声感谢。
“12349是一个全国性的助老便民公益服务热线。市民拨打热线就能享受到家政、医疗保健、物业维修、生活配送等各类综合性养老服务项目。”东港区12349家政养老服务中心主任赵桂春介绍,作为东港区首个现代化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平台于3月15日上线,目前已经有近300家加盟商与中心签订了合同,平台致力于建立一个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根据东港区民政局提供的数字,现在全区有人口62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2万,占总人口的16%。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就意味着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传统的养老模式无外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大类。近年来,东港区的机构养老有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不小的缺口。全区有养老服务机构141处、床位319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0张。这意味着绝大部分老人无法享受机构养老。由于养老设施和服务人员的不足,许多机构养老已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养老需求。
赵桂春说:“未来,绝大多数老人还是要以居家养老的方式度过晚年。北京提出‘9064’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如何让在家养老的人群也可以享受到各类社会化的养老服务?“虚拟养老”的概念应运而生。
位于山东路与营子河路口的东港区12349家政养老服务中心,是整个“虚拟养老院”的中枢。两层的服务中心12349话务中心、医疗志愿岗、老人活动室、心语沟通室、杂志报刊阅览室、法律援助中心、贫困救助服务站等为周边老人提供各方面服务。
“以这个区级服务平台为中心,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20家社区级服务平台,同时整合几百家加盟商,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打造一个半小时服务圈。”赵桂春说,平台是纯公益性质,服务放在首位,对于加盟商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会进行全程监管。平台会对所有电话进行回访,对服务商进行满意度评价,第一次不满意两周停止给该服务商派单,第二次直接清退。
记者了解到,12349家政养老服务中心以养老为主,内容覆盖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提供养老护理员、保姆、保洁、钟点工、月嫂等各种服务项目。
下一步,中心还将积极争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现在威海已经运作比较成熟了,中午为老年人配餐,比如15元的费用,由政府补贴9元,老人只需要支付6元就可以了。”赵桂春说,通过平台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共同做好养老服务,帮政府分忧,也让老人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服务。对符合政府援助的对象,也会按照不同标准为老人进行购买服务,让经济收入不同的老人共享“老有所养”大平台。
相关文章
- 东港区:把法律服务送到千家万户2014-10-23
- 激活养老服务市场理应“放水养鱼”2017-10-18
- 调查显示江苏三地53.7%老人愿意购买养老服务2017-08-28
- 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新路径2017-07-27
- 黄洁夫:养老服务要跟医改结合 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