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当前位置:首页 » 购买服务 » 观点探讨

评论:政府购买文化服务释放“涟漪效应”

2015年08月24日 09:40 来源:青岛文明网打印

  近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包括惠民演出活动、“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图书漂流”活动等在内的五大类四十项公共文化服务,今后都将由政府出资向社会力量进行购买。(8月22日《甘肃日报》)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具体而微的惠民措施。而应该如何推进这样的惠民措施的进步,是一个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政府部门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文化惠民,可谓一举多得,能够释放积极的“涟漪效应”。对政府部门来说,通过购买的形式可以节约自身成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机构来说,能够激发其创新意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效率;对于公众来说,能够享受到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对市场来说,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能够让资源配置回归到“帕累托最优”上,实现整个社会领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政府节约开支。政府部门本身不具备生产能力,其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等渠道,为了做到财政开支的节约,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就要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上开动脑筋,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真正做到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实现财政资金的节约。需要重视的环节在于招投标过程中的透明化,能够接受社会广泛性监督,让群众参与进来,因为群众本身也是纳税人,有责任和义务对政府招投标的全部过程进行监督。在购买的环节上实现透明,就能够逐步实现节约政府开支的目标。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形式总是趋向最优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企业来说,也是最佳的刺激效应,让所有具备资质的公共文化企业能够前来投标,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公共文化企业也就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即使没有中标,也并不妨碍其全部过程的递进。对于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来说,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能最优的资源流动到最佳的位置上去,实现“物尽其用”的效果。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还能够让文化惠民落地生根。政府购买服务为了实现文化惠民的一项基本措施。对于文化惠民这样的宏大工程来说,正是由于政府购买服务,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揽,让专业的机构提供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按照群众的需求进行“点单”,才能够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值得点赞。因为这能够真正让文化惠民的政策落地生根,让每个群众都能够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福泽。

  最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政府职能转变来说也有着特殊的价值。这是政府从“全能”向“有限”迈进过程中的一步,也是逐步将不属于自己的领域过渡出去的过程,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够丢失文化惠民的责任,而实现文化惠民的途径可以灵活实现,政府购买就是其中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