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   服务投诉:010-63819289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实务

冷热源设备招标采购全流程质量管控的创新实践

2025年10月14日 10:36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打印

  面对冷热源设备及系统更新刚性需求,行业长期受困于更新判据模糊、招标承诺虚化、长效监管缺失三大瓶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提出覆盖“评估—招标—监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形成可落地的标准化工具包(更新决策、招标验证、长效监管),为政府采购提供科学依据,助力设备更新政策高效实施。

  一、破局设备更新效能瓶颈,构建全流程质量闭环
  推动建筑领域深度脱碳,需从新建建筑能效提升与既有系统低碳改造两方面同步推进。在推动既有冷热源设备及系统更新中,近年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从2023年《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明确将制冷设备列为更新改造重点,到2024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要求加快建筑基础设施更新,再到2025年初《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强调深入开展建筑领域存量设备评估诊断,政策导向清晰而迫切:既有冷热源设备的规模化、高质量更新已成为当前建筑节能降碳领域的刚性需求。
  然而,政策落地仍面临三大瓶颈:
  (1)更新判据模糊:何时更新、依据什么标准更新缺乏科学、统一的判定依据,易导致更新滞后或盲目更新。
  (2)招标承诺虚化:招标采购环节,投标方承诺的能效水平往往缺乏有效验证机制,为后续运行效果埋下隐患。
  (3)长效监管缺失:设备更新投入运行后,缺乏对其长期运行能效表现的持续监测与评估,更新投资的长期效益难以保障。
  为此,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国家级检测机构开展暖通空调系统高效低碳运行技术攻关,,构建覆盖“前期评估—招标采购—长效监管”全链条的质量管控体系,切实保障设备更新实效
  二、三位一体质量管控体系
  (一)前期评估决策:科学诊断,精准定策
  构建冷热源设备及系统更新判定条件,包括建筑功能变更、设备超期服役、能效不达标等情况(详见T/CECS 1473-2023 《蒸气压缩冷热源设备及系统维护更新技术标准》),为更新决策提供标准化依据。
  (二)招标采购承诺:严控准入,验证承诺
  针对招标采购中投标方承诺能效水平缺乏有效验证机制,研究团队构建基于“局部异常特征—全局衰减趋势”的系统能效分析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匹配度损失、输配效率、待机损耗等关键因子,实现对系统长期能效的精准预测与诊断,形成“预警—诊断—提升”的闭环优化机制。
  (三)长效运行监管:长效追踪,保障实效
  为解决能效数据来源分散、难以实现有效比对且存在公正性质疑的问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构建了统一的冷热源系统能效数据平台。该平台内嵌系统能效分析与预测模型,严格遵循T/CRAAS 1351—2025《暖通空调系统在役能效试验及分级评价 第1部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T/CRAAS 1352—2025《第2部分:冷水(热泵)机组》及T/CRAAS 1350—2025《在役暖通空调系统碳减排核算及低碳评价技术要求》等标准要求,致力于打造行业可信的数据枢纽,为政府采购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平台下核心功能与服务如下:
  权威数据整合与行业对标: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与各类外部监测平台无缝对接,汇聚多维度、多场景的冷热源系统运行数据,为行业能效对标提供统一基准;
  深度分析与智能优化:基于专业能效分析模型,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深度计算与能效预测,精准诊断运行状态,生成优化建议;
  专业数据服务与决策支持:依托平台积累的权威数据,评估不同机组、系统及楼宇自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适用性,为政府采购提供科学依据和运行指导。
  三、赋能行业绿色更新革命
  基于上述成果,团队已形成可复制的冷热源设备更新全流程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三类标准化工具包:
  (一)科学决策工具包
  依据系统维护更新团体标准集成8类更新判据,支持项目精准决策;
  (二)承诺验证工具包
  基于能效预测模型与分级评价团体标准,嵌入招标承诺能效比对需求,实现投标方技术能力的量化验证;
  (三)长效监管工具包
  通过统一数据平台整合多源数据,实现能效对标、故障预警与优化策略生成功能,破解数据孤岛困局。
  本实践构建了“评估—招标—监管”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有助于降低更新项目的技术门槛,推动行业从粗放式替换向精细化管理转型。通过建立承诺验证与长效监管机制,有效杜绝招标环节中的技术虚标行为,将承包商技术能力与实际履约成效紧密关联,从而确保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实现节能降碳效益,切实推动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见效,为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靠路径与有力技术支撑。
  (作者及单位:蒋春艳1 李浩2 杨沃川1 1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