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 国家级政府采购专业网站

服务热线:400-810-1996   |   服务投诉:010-63819289

当前位置:首页 » 购买服务 » 观点探讨

盘县开展政府向村(居)购买服务工作侧记

2015年06月18日 09:58 来源:人民网打印

  自今年4月以来,盘县紧紧围绕“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村(居)民自治为载体、‘双诚信双承诺’为抓手、诚信体系建设为平台、小康建设为目标”的大党建格局规划,全面推行政府向村(居)购买服务工作,创新了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了村(居)民依法自治,实现了群众受惠、村级受益、政府减负的“三方共赢”。

  科学甄选定内容

  政府购买服务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盘县首先解决“买什么”的问题。一是以需求定事。紧紧围绕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有利于提升资金效益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坚持民生优先、突出重点,明确了计生、禁毒、维稳、“四创”四项工作作为购买服务的重点内容。二是以职能定事。充分把握承接主体——村(居)民委员的自治职能,以服务功能为主,对四项购买服务内容中涉及的辅助性管理事项和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依法界定、科学甄别,选取了28项操作性强、符合村(居)职能的事项,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采取有偿委托的形式交由村(居)自治组织组织实施,由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估履约情况来支付服务费用。

  健全机制定方向

  一是完善资金保障。按照“费随事转、以事定费”的原则,对涉及“四项”购买服务事项原有的财政专项资金和公共运转经费进行全面清理,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用途并保障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19项资金共计1.23亿元进行整合,用于开展购买服务工作,缺口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提高了公共财政使用效率。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围绕委托管理、合同规范、质量控制、监督评估、绩效考核等环节,制定相应了工作标准,完善协调配套的购买服务体系。按照“编制购买计划→确定购买项目→明确承接主体→签订购买合同→组织实施购买→开展绩效考评→兑现购买资金”七项主要流程,规范有序的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三是优化人员配置。针对现行的运行机制下,村级财政补贴人员较多、岗位设置重复、资金使用分散、作用发挥不好。为此,盘县对12000余名村级财政补贴人员进行了全面整合,合并村(居)民小组长、村计生人口主任、育龄妇女小组长、禁毒专干、人民调解员等财政补贴财性岗位7700余个,清理财政供养人员2100余人,实现一员多岗、一岗多责,为村级队伍“瘦身”,确保财政补贴资金集中化、精准化。

  完善配套定机制

  为确保“买得好”、“改得成”,盘县着力建立“政府引导,村居自治,网格管理,整体推进”的支撑体系。一是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在两城区下设的城市居委会按照街道院落或散户平局每200户划定为一个网格,其它村(居)按照每个村(居)民小组划定为一个网格。全县共划分网格5800余个,每个网格员配备网格员1至2名,负责网格内的人员信息管理、司法调解、诚信管理等工作,协助村两委完成好购买服务工作任务,将服务阵地推进了每家每户,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二是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配套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指导各村(居)结合购买服务事项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结合村情和民俗民风,制定务实管用的村(居)民自治条例,通过“奖惩约束+民俗约束”,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三是构建村级诚信管理体系。同步构建以“双诚信、双承诺”为主体的村级诚信管理体系,结合自治管理条例,与村民签订《诚信承诺书》,建立村民诚信档案,严格奖惩兑现。同时,推行诚信联户管理机制,以15-20户为标准建立诚信联户,一户失信、户户受制。

  健全监督保时效

  盘县针对购买服务工作的考核注重明责任要、严评审、活机制、紧干部。一是量化考核标准。出台了《政府向村(居)购买服务考核管理试行办法》、《购买服务量化考核细则》,对28项购买服务事项进行逐一量化考核标准,各业务主管部门结合考核事项下发了业务指导目录、每月工作要点、资料归档标准等,让承接主体有章可依、有的放矢。二是完善评审机制。建立了以县委组织部牵头,业务主管部门、乡镇(街道)、服务对象参与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实施分层考核监督,每月由乡镇(街道)开展一次专项督查,每季度由县委组织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对购买服务项目履约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县购买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倒挂考核。推行村组干部报酬与购买服务工作考核倒挂机制,对村组干部待遇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购买奖励”,对季度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对应项目的购买奖励和绩效报酬,通过“待遇挂钩”督促村组干部认真履约。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季度考核验收不达标的,由乡镇(街道)给予黄牌警告,对连续两个季度不达标的,对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和相关责任人,依照法定程序和有关任免规定免去党内职务或罢免其行政职务。通过严格责任追究,真正让干部“紧”起来,使购买服务成为落地有声、群众叫好的民生工程。